家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一个人可以没有显赫的背景,可以没有祖上的万贯家财,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但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受到的良好家风熏陶总是能够作为一种正确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为一个孩子指引成功的道路,奠定成才的基础。

       父亲时常教导我:“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扎在哪里。”他常说:“出身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每一个人都有着无限的潜能,也许今天你看他不起,明天人家摇身一变就让你高攀不起。农村孩子不比城里的公子小姐,但是也不乏寒门出贵子,纨绔少伟男之例。”父亲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所以在他的骨子里有着一种非常强烈的乡土情怀。

       记得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夏天,从老家来了一对卖瓜的夫妇,他们背了几十斤西瓜登门拜访,为的就是不想让年幼的儿子跟着他们在烈日炎炎下风餐露宿。父亲笑着把他们迎进了门,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把一个其貌不扬、黑不溜秋的小家伙留在了家中,却把他们夫妻二人背来的几十斤西瓜拒之门外。“石头哥,俺把孬蛋放在你这儿,你多少得收下俺的心意,这些都是刚摘的好瓜啊!”“明礼哥,都是乡里乡亲一块光屁股长大的,说这话外道了!大侄子放我这尽管放心,农村人日子过得不容易,挣两个钱更难,这好瓜留着卖个好价钱不比啥都强啊?你要是真有心,就把你们带来的土蒜拿些过来,我收了也好让你们安心。”“那拿出去卖都没人要的东西不值钱,跟这瓜比差远了,石头哥你咋稀罕那玩意嘞?”“从小吃到大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文,在我这可是宝贝啊。孩子暂住我这,别说三五天,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也不会叫他受屈,你只管好好挣钱就行。”当天下午,孬蛋的父母脖子上和手上挂满了品貌不端的大蒜又来了。父亲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留下了一串大蒜,让母亲拿来一盒茶叶和一提方便面,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收茶叶我才留蒜。在外营生不能苦了孩子,也别苦了弟妹。”等到父亲笑呵呵的把客人送走,我诧异的望着父亲,父亲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缓缓说道:“谁不知道西瓜比这土蒜好,只是你不知道农村人的日子过得有多苦。我是农村娃,以前跟你爷爷出门卖瓜就是带足了干粮和大蒜,饿了就是干杂粮馍头就蒜瓣吃上几口,西瓜是卖钱的,不到卖不出去要坏的时候是不会去吃的。”孬蛋在我家住的第一天晚上,母亲特意做了我最爱吃的炒鸡,饭桌上我依旧不改往日小皇帝的作风,一股脑把鸡身上好吃的部件都挑到了自己碗里。反观孬蛋哥,怯生生的只是吃着青菜就米饭…….母亲见状,忙从我碗里夹出来几块鸡腿肉放在孬蛋碗中,猝不及防的我还向母亲翻了好一会儿白眼。孬蛋头也不抬,只是默不作声地吃着饭,父母夹什么菜给他,他就吃什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饭桌上再没有切割成块的鸡鸭鱼肉,都是整个儿端上桌,两个孩子一人一半。

       时过境迁,果真应验了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寒门出贵子。”曾经的“土包子”孬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英姿飒爽的人民解放军军官。去年他回家探亲之时还特意拐到我家拜访我们三口,午饭闲聊的时候,父亲问及他这些年在部队的经历和感悟,孬蛋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部队也有农村兵和城市兵,虽然农村兵比城市兵能吃苦,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不然队伍就不好带了。”那一刻,我才终于明白父亲作为一名农民子弟的艰辛和不易,我才终于体会到什么叫“万事民为先,当官先做人。”正是父亲几十年生活点滴之处的熏陶和影响,给了我一双不带偏见色彩的眼睛,让我看到这澄澈透明的人性。正是母亲数十载默默无闻的支持和付出,才让我在家庭风气的课堂上获益良多。

       家风就像一个家族的灵魂,他不是挂在嘴边的唠叨,也不是贴在墙头的名言警句,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无需外界任何强制形成的一种风气。良好的家风如影随形伴随着在家庭中成长的每一个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无私的爱和崇高德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灵魂。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散文随笔

打好人生“三张牌”

2020-10-29 17:49:05

散文随笔部落投稿

室内空气品质及绿色建筑的现状

2020-10-30 12:47: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