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择人以道【5.1】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30择人以道【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5.1》) 详解: 如果认真阅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对國君的要求非常严格。孔子对國君评判的标准,是看他是否有道。有道是明君好君,无道是昏君暴君。 孔子时代,频繁更换國君,所以邦國经常由有道突然转为无道,或由无道又突然转为有道。这样对正人君子是个严峻考验——沧海横流,方显君子本色。 这一章,说的就是孔子在邦有道无道的交替中,是如何识别君子的。 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天道地理,德才兼备,终生治学,做老师,而始终拒绝鲁國君做官的邀请。 公冶长能解百禽之语。有一部叫《论释》的书中是这样讲的: 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走到两国边界处,听见鸟儿们互相招呼往清溪食死人肉。 不一会儿见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公冶长问她,老婆婆说:“我儿子前日出门,至今未回来,生死未卜,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公冶长说:“我刚才听到鸟儿们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怕是您的儿子吧。” 老婆婆去看,果然发现她儿子的尸体。老婆婆报告了官吏。 村官问老婆婆:“你从哪儿知道的?” 老婆婆说:“是公冶长说的。” 村官说:“公冶长没杀人的话,怎么可能知道?” 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 狱吏问:“你为什么杀人?” 公冶长说:“我懂鸟语,没杀人。” 狱吏说:“那试试你,如果真的懂鸟语,就放了你,如果不懂,你就要偿命。” 于是将公冶长囚在狱中。 有一天有几只麻雀停在监狱的栅栏上,互相唧唧喳喳地叫,公冶长听了面带微笑。 狱卒去报告狱吏:“公冶长听了雀语发笑,好象是懂得鸟语。” 狱吏问公冶长:“你听到麻雀讲什么了而发笑?” 公冶长说:“麻雀唧唧喳喳,说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公牛把角折断,粮食收拾不尽,招呼去吃。” 狱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如此,于是把公冶长释放了。 孔子经过长期观察,确定公冶长是个坚守正道的君子,就将女儿许配给他。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孔子;谓:评论;可妻:可以将女儿嫁给他;虽:虽然;缧绁(lei2xie4):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囚禁;非其罪也:不是他真的犯了罪啊; ——其:代指孔子;子:女儿;之:代指公冶长。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公冶长是个行道的君子,可以将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经坐过牢,但是他没有犯过罪啊。”于是孔子把女儿嫁了给他。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复姓南宫,名括,字子容,也是孔子的学生。 ——不废:不废弃道;刑戮:刑罚杀戮;免:避免;免于刑戮:避免自己和民众遭受刑罚杀戮。 ——孔子又评论南容说:“南容在邦有道的情况下,坚决不废弃道,在邦无道的情况下仍然坚守自己心中的道,无论邦有道还是无道,南容都能固守对道的信念,在邦有道时,表现得很有才能;在邦无道时,就表现的愚笨,以保护自己和民众免于刑戮,但依然能够保持行道的君子本色,于是孔子将侄女许配给他。 ——当时孔子哥哥已经去世了,所以由孔子做主。 这一章,通过孔子择婿的标准,体现了他注重人的内在品德,以德选人,择人以道的高尚情怀,这与世俗看重官阶和钱财有天壤之别。——这一条孔子就无愧于圣人的称号。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公冶长是个行道的君子,可以将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经坐过牢,但是他没有犯过罪啊。”于是孔子把女儿嫁了给他。 孔子又评论南容说:“南容在邦有道的情况下,坚决不废弃道,在邦无道的情况下仍然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并且保护自己和民众避免刑罚和杀戮,表现了高尚的道德和过人的智慧。”因此孔子就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他。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心情日记

藏地高原的高山柏

2020-6-14 11:02:04

心情日记

一生何求

2020-6-14 22:43: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