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誓道如川【9.17】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9誓道如川【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9.17》)

 

杨伯峻: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钱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

 

详解:

 

相信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一章时,往往望文生义,仿佛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河边,眼睛里充满迷茫和忧伤,嘴里在吟诵着诗句:“青春在时光的隧道里已经褪去令人羡慕的光芒,就像这滔滔江水一样,不舍昼夜,逝去远方……”

 

这个男子汉就是孔子,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多愁善感的诗人。这就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所以,对古文最忌这样,对古文应该神会,有智慧的神会。只有神会,才可以开悟。

 

如何判断某个论点是否正确,理论上是以实践来检验。但是有人却以书本为标准,离开书本,他就无法判断,这种人称为书蠹[dù];要不他凡事就看大多数人的态度,叫做随众心态,俗称随大流;这样,他自己的脑袋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当然,个人的判断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能力就靠各人的天赋和修行了。

 

其实,对现代文也不能一味地望文生义,例如,方便,就包含大便小便,如“去方便一下”,因此看到“方便”二字,就会联想到大小二便,但是,如果依靠望文生义,当你看到“方便面”,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回头再看看杨、钱俩大师所描绘的孔子,甚至连小资情调也没有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简直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糟老头,腐儒眼中的孔子基本如此,这就是朱熹精心塑造的孔子形象。

 

如果将这一章与前面几章联系起来,将意思贯通起来,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章承着上一章《终身行道》的脉络,孔子依然说的是坚持圣人之道的理念,这就叫做融会贯通。

 

这一章与1.5章《持道始终》“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主题思想基本相通,但是更加浪漫,更加形象,更有艺术,也就更具感染力。——这就是将篇章重新排序的好处,可以加深原文思想的深度和说理的顺畅,这叫做一脉相承,又称为一以贯之。

 

子在川上曰

 

——闻圣人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地承担,即从闻知、熟悉圣人之道后,就要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对于这个承担的开始,子在“川上”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

 

——其他语录,都是简单的“子曰”,为什么这里偏偏多了“在川上”?因为“川上”即“上川”,是指河的上游、源头,这里引申为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这个“川上”是比喻。

 

——万事开头难,闻圣人之道,就是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源头,“上川”比喻“闻圣人之道”这个源头。有了源头,就有发展和壮大,然后就有波涛翻滚,再后就形成万马奔腾之势,因此才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在川上”,无论是否实指孔子真的站在某条江河的源头,都更重要地指向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这里,既是孔子的自我感慨,也是对决心开始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的忠告。

 

——“在川上”突出了闻道开始的重要性,所以这里要加上“在川上”,以突出闻道这个源头,这才真正反映了孔子的阳刚风貌,以此与腐儒笔下的孔糟老头对比,立马判若云泥。

 

两千多年来,孔子就是这样被人误解、贬抑和糟蹋的。腐儒糟蹋孔子,是受了君王的指使,可悲的是吃瓜群众也跟着瞎起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句解释成“消逝的一切都如同这河水一样不分昼夜”之类的玩意儿,这就是朱熹《四书集注》误导的结果,这种解释是完全错误的。

 

——关键在“逝”字。逝:通誓, 表决心之词。逝者:就是誓者,就是闻道后决心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就如同每条河的源头,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像大河东流归于大海一样。

 

——这个目标就是成就圣人之道,成就一个不愠(智慧)的世界。

 

——如:像……样;斯:代指这一条“江河(可真也可虚拟)”;夫:语气助词,加强语气,含强调意义。舍:去声,古文意为废止、停止、止息的意思,如: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舍,废也。”又如: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注:”舍,止也。”不舍,不停歇;

 

——昼夜:比喻修辞方式,相当于“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朝夕,不舍昼夜:也相当于至死不变。

 

——逝对誓的通假这种用法并不是孤例:《诗经》里就有“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其中逝就是誓的通假。

 

以前的人解释《论语》,都是一章章分裂开来,所以被川字一迷惑,当然就会把逝解释成流逝之类的意思。

 

但只要真正理解《论语》的精神,将其放在1.8《终身行道》章后面就明白:这话是和孔子强调的以道一以贯之的阳刚精神相一致的,和《易经》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相呼应的。

 

本章可以概括为“誓道如川”——发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要像滔滔江水一样一以贯之,永不停歇。

 

译文:

 

孔子站在江河的源头,自告且忠告有担当的君子说:“发誓立志于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一以贯之,永不停歇。”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心情日记

晚年凄凉的老人,都是年轻时挖了这3个坑,不值得同情

2020-5-26 21:17:06

心情日记

岁月安好

2020-5-27 10:39:51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潇湘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