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直人,驼背徒生欢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自古艺术家辈出,昔有大痴道人挥笔成就《富春山居图》,今有悲鸿呕心作《八骏图》。平凡的画笔在画家的手上焕发出新的光彩,流动的水墨轻盈而灵动,承载着一片片思想的苇草。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我准备向你们推荐一幅幽默诙谐且寓意深刻的画作——明代李士达的《三陀图》。

乍一看来,这幅画好像非常普通——不就是画了三个微笑的驼背吗?连题诗也十分粗俗,什么“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这完全就是平常百姓对话的语言呀!可在了解相关背景后,我发现这幅画其实另有深意。“张驼”“赵驼”“李驼”在这里并非是确指,有许多向他们一样的人,微笑地走在路上,匆忙之间却只能看清与自己相像的人;驼背也并非是单纯生理上的缺陷,作者想表达应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驼背”。世上无直人?驼背自生欢。

李士达这幅图的落款为万历丁巳年间,当时正值社会黑暗奸臣当道。万历帝不理朝政久矣,万历三大征导致国库空虚,当朝大臣却沉迷于奉承皇帝,敢怒而不敢言。太阳东升西落亘古不变,但历史的浪花淘尽的英雄义士,却消逝在了历史的风云里。“却羡渊明归思早,世途只见折腰人”。试问陶公安在?为五斗米不折之腰安在?明末黑暗的土壤任由污浊的世俗浇灌,无法开出任何一朵思想之花,宦官奸臣却多如草芥。随那市井欢笑一起沉沦的,是千百年来士大夫刚直不阿的风骨。空余的报国之情无处安放,连猖狂的阮籍在这个时代也无处哭泣。为逝去的美好叹息之下,作者愤然创作此图。

肉体上的缺陷不可怕,精神上的缺陷才是最严重的。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就深谙这个道理。他曾经清晰地指出“中国人思想上的毛病比身体上的严重多了。”他知道从医一定无法救国,但写文章启迪思想或许可以。为了治疗整个民族的精神顽疾,改变社会“人吃人”的现象,鲁迅先生毅然决定拿起手中的笔斗争到底。

弃医从文是鲁迅的选择,非暴力不合作是圣雄甘地的选择。在英国殖民的统治下,只有他勇敢地站了出来,敢于为解放全印度人民而奋斗。他非暴力的哲学思想,不仅拯救了印度的一代人,更感化了许多想要参加国际和平运动的人;三闾大夫仰天长啸,“举世皆浊我独清”;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原来世上不仅有直树,更有直人,只是驼背徒生欢喜!

黑暗的年代总需要有至少那么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直面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不公正,把血与泪编成历史,然后大刀阔斧地做出改变。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众人的冷嘲热讽中,他甘愿为出头鸟,甘愿以不屈的气节而不是苟且的荣华立于世界。他走近三驼,并高声说道:“直人世上本不存,乃后天觉悟而成也;驼背世间亦本无,乃弯腰匍匐久矣。”三驼仍自顾自地笑着,他也不再理会。毕竟众生喧哗,连自言自语也是罪过。

艺术带给我们的共鸣感,莫过于亲身的艺术体验。看一幅画就好像看一段人生,其中旨趣应当好好玩味。对于当今的我们,或许还没有可以改变世界的能力,但我们也可以秉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面对身边的朋友不公正的遭遇,我们可以挺身而出提供帮助;面对世界纷繁的诱惑,我们可以立正地说“不!”。“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当画中的人物已成为历史,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执迷于过去,而是拥抱将来。

一个人或许无法改变世界,但艺术可以,思想可以,而那些刚正不阿的直人一起——就算受尽那些驼背的白眼——也可以让这个世界有所不同。

   你们的朋友

丁梓骅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原创声名散文随笔部落投稿

失手——诗歌自析

2022-3-1 23:27:51

诗词诗歌部落投稿

记雨

2022-3-1 23:42: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