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上)
西瓜也失眠了,其实她常失眠,想到自己的童年,她便怎么也睡不着。听着室友均匀的呼吸声,苏舟轻轻坐了起来,打开床头的小手灯。为了怕光刺激到室友睡觉,西瓜又带着手灯躲进了被窝。压好被子透风的空隙,西瓜打开了塞在枕头下的信封,其实她已经看了好多遍了。
西柚:
你好!是我读到了你的故事,冒昧打扰你。姑娘啊,不开心的事千万不要记住。你是一个好孩子,我能感受到。你爸爸妈妈忽略了你……孩子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做你的树洞,有不开心的可以说给我听。一定不能都藏在心里,我们不认识,我会帮你保守你的心事。无忧妈妈愿意听你说的,好孩子,一定不能压抑自己……
无忧妈妈
信依旧很长,满满写了两页。西瓜眼睛又湿了,擦了擦眼角,西瓜将信重新放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起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又是一个周末,刘叔来了,西瓜带着几个同学也来了。刘叔捧着《水浒传》看得认真,西瓜和同学们忙着期末的复习。为了弥补来蹭空调的尴尬,苏舟点了几杯红豆奶茶。
“什么时候考试?”
“下周三”
“复习的怎么样了”
“三天一本书,就这样了”西瓜苦笑道,身旁的同学也频频点头。
“别担心,都会稳过的”苏舟安慰道。
学校接连着都放假了,小书店白天来看书的孩子多了些。西瓜回家前,来了一趟小书店,给苏舟带来了一些水果,说是网购的太多了,留在学校过冬怕坏了。西瓜回家后,苏舟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苏舟喜欢和西瓜聊天。
快到春节了,街道上的商铺都比往常要忙碌很多,除了卖自己的东西,还要为家里添置年货。苏舟要清闲很多,春节她要回家,母亲要求的,年货什么的她自然也不需要操持。
农历二十七,苏舟给小书店上了锁,准备回家。回家前,苏舟在对面的花店买了一束百合,留在了书店里。路过刘叔的水果店,苏舟买了一篮母亲喜欢的血橙。付完账,刘叔硬是塞了两个苹果给苏舟,说是一路平平安安。
这个假期苏舟过得很愉快,父母没有再劝她关上小书店换个工作,亲戚也没有给她安排相亲。“书店做得怎么样?累吗?”吃过晚饭,父亲假装不经意地问。“很好,客人挺多的,和书打交道,不累”苏舟给父亲递去刚去剥好的橘子。“不累就行,好好做”父亲把橘子掰成了两半,一半又递给了苏舟。苏舟看了看母亲,把手边剥好的血橙递了过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叫我和你爸过去,我们在家也没什么事”母亲接过橙子,对着电视的画面,头也没转地对苏舟说。苏舟偷偷笑了,母亲永远是这样,装做冷漠的样子关心自己。
苏舟想到 小时候和母亲闹脾气,赌气不吃饭,母亲也不搭理她,苏舟半夜偷偷跑去冰箱找吃的,结果发现两个用保鲜膜包着的削好的苹果。还有初中的时候,苏舟特别喜欢吃薯片,母亲自然不允许她吃这些膨化食品,可是每次到超市,母亲都一包包地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再买给她。“妈,谢谢你”苏舟挪到母亲身边,有点撒娇地碰了碰母亲的胳膊。
为了让母亲安心和她的姐妹出去跟团游,苏舟初五便离开了家,说是书店不能一直废着。
“你几点的车啊,快准备准备,别迟了”刚吃完午饭,母亲便开始催苏舟准备。
“没事没事,还早着呢”
“你先把东西装好了再看手机”
“知道了知道了”苏舟拗不过母亲,只能先收拾行李。
“这些太重了,装不了”
“你爸送你去车站,又不让你拿,装着”苏舟看着行李箱里的腌肉,肥肠,牛奶……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离药店很近的,这不带了不带了”
“离得近能应急吗?万一夜里发烧了,人家还给你开门?带着省心”
“……”
苏舟看着鼓起来的行李箱,求着母亲不要再装了,可就如所有的为外出孩子收拾行李的母亲一样,苏舟母亲只当没听见。
“充电宝带了没?对了桌上的耳机拿了没?还有你那个毛巾……”母亲在苏舟离开家的最后一刻,还一直不放心地询问。
“带了带了,都带了,放心吧,你看都在这里”苏舟打开背包,让母亲看那些她之前总爱忘记带的东西。
到达小书店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苏舟刚放下包裹,就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报了声平安,苏舟便躺在床上不想再动。
第二天苏舟按时开了店门,将母亲硬装进包里的糖果分装了一些放在店里的桌台上。
转眼间,又到夏天了。“日子真快啊”苏舟翻看着小书店开业那天的照片,感叹道。
苏舟将后墙的夹信网格换成了几个咖啡色的收信箱,请了灿灿和小北帮忙装订。“你这个卖书的,还兼职邮政送信啊?”灿灿撩起贴在额上的刘海向苏舟玩笑着问。“读者肯定要交流读书心得啊,我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苏舟左右晃动信箱,测试稳定度。“是我们肤浅了”灿灿捏着小北的手煞有其事地说道。其实苏舟安装信箱,是希望更好地保护这些信件,也许那些写信的人也希望这些信能放在一个信箱,而不是收纳篮。现在,很少有人让苏舟保存信件了,他们更愿意自己悄悄地放在信箱里。两个月后,苏舟在小书店门外右侧的空地上安置了一个投信筒,和邮局外的绿色邮筒十分相像,不过是咖啡色的,是苏舟在网上购买的,她特地挑了咖啡色,为了与店门应和。店里的信箱空间有限,新放的信和未拿的信交混着,不方便取信的顾客。安置好信筒后,还特意在信筒旁立了一块可移动黑板,记录收信人的名字,以便他们及时收取。信筒安置后,苏舟隔一个星期取一次信,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放入店内的信箱,有些信封很大,有些很重,苏舟虽然好奇,却从不窥探。
苏舟把手里那些刚从信筒取出的信叠在一起放进了信箱,最上面一封标注着“四次青年 收”。“有趣的代名”苏舟合上信箱在心里评价着。
程十五乘着中午休息的空隙,轻声地摊开了信纸,一笔一划地写着回信。
榴莲大叔:
我上周已收到您的来信,因为这两周忙着学校的“互联网+”比赛,一直没有回信,请不要介意。我最近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大学生活还是比较容易适应的,舍友相处的也不错,因为我年纪比较大,我现在还是宿舍的“一哥”。对了我已经在学校附近找好了兼职,帮公司修图设计网页,待遇很好,工作环境也很好,很多同学都很羡慕。我曾经说过,读了大学我就尽快还你的钱,如今进入大学近一个月了,我才找到兼职,所以我会从下个月开始给您汇钱过去,因为生活开销我不能一次汇去很多,但也算我在一步步完成承诺。上次您来信说,您的腿不小心伤了,不知道您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希望您来信
四次青年
“小程,有单外卖”十五刚把信装好,老板娘的声音就传来了。
“好的,来了”
“辛苦了”老板娘把外卖递过去,客气了声。
“最后一单了”十五到达收货地址,长吁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送完最后一单外卖后,十五决定绕个道,把信送出去。十五分钟后,十五到达小书店,本想把信投进信桶就走,可是想着下午没课,就决定去店内看看有没有自己想买的书,或许榴莲大叔又来信了,也说不准。
(未完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