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从蓬莱县芦洋村,坐手推车,到八角(烟台市福山县八角村),由此乘汽车到烟台,再火车,从此之后,便长离家乡了,其中滋味,如水中鱼,冷暖自知。前年,还看到了八角老车站。八角,这就是俺心中的含义和念想。
前些日子有时见到俺的书法姚老师也时常梦回八角,便有亲近念想,也不解,于是问八角是哪?姚老师告之,砚台不就是八角吗?有了第二个八角的理解。
八角,还是种药材,也是调料。
有本写老家的小说,胶东爷们,书中也出现了八角,还比着八瓣莲花,说八角名是这样源的。俺记得是,最早这有八家人家,若用俺家乡话读,当是源于八家。周围村子就明确地写出家,如,侯家,姜家,小赵家,等等。
再说下“胶东爷们",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感觉他写的村子,地理上似乎就是芦洋,但人物生活则是山后初家与芦洋的复合,书中的老龙洞描述与芦洋的南岛似一样。此书,了不得,把中国近代人物引了个不少,有王懿荣,这可是近代圣人。有张裕葡萄酒的创业,有创办实业的张之洞,有办交通大学的盛宣怀,更有鲁菜系的源起,就源于福山县,八角村。
但愿有识之士,早日把,胶东爷门,改成电视连续剧,则大幸事一件。拜托了.